?電磁閥是通過電磁力控制流體通斷的自動化元件,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、醫療設備、智能家居等領域。
中山電磁閥按功能結構分類,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,不同類型在流體控制場景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:
?

一、兩位兩通電磁閥
結構特點:僅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,閥芯狀態為 “全開” 或 “全關” 兩種,無中間狀態。
控制邏輯:通電時閥門開啟,流體流通;斷電時閥門關閉,流體截斷(常閉型),或反之(常開型)。
典型應用:
熱水器進水控制、飲水機水路開關;
工業管道中的流體切斷(如燃氣報警器聯動閥門)。
二、兩位三通電磁閥
結構特點:一個入口、兩個出口(A 口和 B 口),閥芯可在兩種狀態間切換,實現流體方向的改變。
工作模式:
常閉型(NC):斷電時入口與 A 口連通,通電時入口與 B 口連通;
常開型(NO):斷電時入口與 B 口連通,通電時入口與 A 口連通。
典型應用:
氣動裝置中的氣缸換向控制(如自動化生產線機械臂動作);
液壓系統中油液的流向切換(如機床工作臺移動)。
三、兩位四通電磁閥
結構特點:一個入口、三個出口,通過閥芯移動實現流體在不同通路間的分配,常用于控制雙作用氣缸或液壓缸。
工作邏輯:通電時,入口與其中兩個出口連通,另外兩個出口連通(如入口→A 口,B 口→排氣口);斷電時,閥芯復位,流體通路切換。
典型應用:
注塑機模具的開合控制(雙作用氣缸驅動);
工程機械中的液壓換向系統(如挖掘機鏟斗動作)。
四、三位四通電磁閥
結構特點:一個入口、三個出口,閥芯有 “左、中、右” 三種狀態,中間位置可實現不同的流體通路組合(如中位卸荷、中位保壓等)。
中位機能(關鍵設計):
O 型:各出口封閉,系統保壓(如液壓千斤頂保持位置);
H 型:所有出口連通油箱,系統卸荷(減少能耗);
Y 型:入口封閉,其他出口連通油箱(氣缸浮動狀態)。
典型應用:
工程機械的多動作協同控制(如起重機變幅與回轉);
機床液壓系統的精準位置保持(中位保壓)。
五、比例電磁閥
結構特點:通過輸入電流(如 4-20mA)或電壓(0-10V)信號,連續調節閥門開度(0-100%),實現流量或壓力的精確控制。
核心優勢:
非開關式控制,可線性調節(如流量從 10% 到 100% 連續變化);
配合 PID 控制器,適用于需要動態調整的場景(如恒溫控制系統)。
典型應用:
中央空調水系統的流量調節(維持恒定溫差);
醫療設備中氣體混合比控制(如呼吸機氧氣濃度調節)。
六、多位多通電磁閥(特殊定制型)
結構特點:根據特定需求設計,如 “三位五通”“四位六通” 等,通路數量和閥芯狀態更多,常用于復雜流體控制系統。
應用場景:
航空航天領域的燃料管路切換(多通路冗余設計);
化工反應器的多介質進料控制(不同原料按比例混合)。